把医疗卫生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
2018/02/07 10:53:42 本站
2018年,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将把医疗卫生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扎实做好10个方面工作。
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。推动分级诊疗取得更大进展,巩固破除“以药补医”改革成果,进一步健全医保体系,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,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。
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、财力物力、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,做好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。
预防控制重大疾病。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,扎实做好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。
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水平。启动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3年行动计划,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。
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。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机制,开展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攻坚行动。
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。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,进一步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。
大力发展健康产业。促进“互联网+医疗卫生”发展,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医疗、医养结合等领域。
积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,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。打造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链条。
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。加快推进薪酬制度、职称等改革,落实医学科研、休息休假等政策,创新人才评价机制,严打涉医违法犯罪,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。开展首届“中国医师节”活动。
统筹提高卫生计生治理能力。推进法治建设、宣传引导、国际合作等工作。
据了解,2017年我国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。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,全部取消药品加成,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稳步推进。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,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实现直接结算。各省均出台“两票制”方案,多措并举解决药品短缺问题。
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扩大到14类,已累计救治贫困患者420多万人。目前,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增加到99万个,医疗卫生人员达到1120多万人,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34.3%下降到28.8%。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6.5岁,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9.9/10万,婴儿死亡率降至7.5‰,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,取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。